着床时的胎心率与女性的月经周期有关。在月经周期的第一阶段,即卵泡期和排卵期,胎心率通常是稳定的。然而,一旦受精卵在子宫内固定下来,胎儿的心跳率就会开始变化。
据研究发现,在受精卵成功进入子宫后的第6-7天,胎儿的心脏开始跳动,一周后可以被探测到。此时,胎儿的心跳率通常很慢,大约为每分钟80次左右。
随着胎儿的发育和成长,胎心率也会逐渐加快。在第8周左右,胎儿的心脏开始成形,并开始产生独立的心跳。此时,胎心率平均为每分钟170次左右。在此之后,胎心率会逐渐加快,直到出生前稳定在每分钟120-160次。
因此,虽然在着床时胎儿的心跳率并不会加快,但随着胎儿的成长,胎心率也会逐渐增加,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生理过程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胎儿的心跳率偏低或偏高,可能会提示存在某些问题,此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