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心率是指胎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,通常在孕期产前检查中会进行监测。正常情况下,胎心率在120-160次/分钟之间属于正常范围。如果检测到胎心率在143次/分钟,属于正常范围,建议继续定期监测,不必担心。
如果在孕期监测中发现胎心率异常,如高于160次/分钟或低于120次/分钟,需要及时采取措施,以保证胎儿的安全。以下是促进胎儿健康的一些建议:
1.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孕妇应该保证充分的休息、饮食营养均衡,并避免吸烟、喝酒等有害行为。
2. 注意情绪稳定:孕妇应该避免紧张、焦虑等负面情绪,保持心情愉悦。
3. 定期检查:孕期检查是确保胎儿健康的重要手段,如果发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
4. 避免过度活动:孕妇应避免过度的体力活动,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。
5.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用药:孕妇应该遵从医生的建议,不随意使用药物,特别是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。
总之,孕期胎儿的健康需要全面的保护,需要孕妇加强自我管理,不断学习相关知识,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,尽可能地避免可能对胎儿造成危害的行为和环境。同时,建议孕妇多了解有关胎心率的相关知识,定期进行检查,以保证胎儿的健康和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