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儿睡觉时,其它身体器官活动减缓,却与母体呼吸和血液循环需求无关,这时心跳数会有所降低。所以,胎儿睡觉时胎心率有所下降是正常的。
根据胎儿睡眠观察表,胎儿在母体中睡眠共分为两个阶段:第一阶段为“快速眼动期”(REM),第二阶段为“非快速眼动期”(Non-REM)。在快速眼动期中,胎儿呈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梦境状态,心跳数会有所升高;在非快速眼动期中,由于胎儿的身体处于休息状态,心跳自然也会减少,成为正常时的基础心率。而实际上,胎儿的睡眠和清醒状态是经常交替出现的,在低龄期每天睡眠时间约为 20 小时,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处在非快速眼动期状态,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处在快速眼动期状态。
但若胎儿的睡眠状态发生了变化导致胎心率过低,则可能因为以下原因:
1. 胎盘异常: 胎儿发育时所需的养分都是从母亲的体内提供的,提供这些养分的桥梁就是胎盘。如果胎盘血流不足或局部缺血缺氧,则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心率。
2. 胎儿发育异常: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,如果出现胚胎期发育异常、胎儿器官和系统形成问题、染色体异常等情况,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心率等身体机能。
综上所述,胎儿睡觉时的心率会有所降低是正常的,但若睡眠状态明显变化心率降低过低,则需要及时咨询医生以明确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。